- INFORMATION
- CATEGORY
- PUBLISHER2018
- RELEASE DATE
- LIMITED EDITION
- PRICE220 NTD
- SIZE190*254
- PAGE48
- LANGUAGE
文 / 尤俊弘、張笠聲
是時候來討論這位在台灣影迷心中佔有一席之地的泰國藝術家了。
或許正是他在八部劇情長片中展現的日常人物、神怪與季風氣候的光線植物,使他作品中的世界看來與我們生活的世界有千絲萬縷的關聯。位於這種感官印象的親密連結之上,卻是細膩新奇的敘事,以及幽微的生活方式與生存智慧。他的作品不只是帶給我們前所未見的東西,而是這前所未見的東西與我們相關。為什麼異國的影片既不為我們所作,卻能與我們產生一些共鳴,就有賴評論人的探究與書寫了。
編輯過程中,《戀愛症候群》(Sang sattawat, 2006)顯然是最被影評喜愛與被討論的一部。專題的開篇,王志欽(肥內)的短文將討論此片開場段落對於整部片的意義。接著是兩篇貢獻給獨特敘事與說故事方式的文章:冰山李將討論《正午顯影》(Dokfa nai meuman, 2000)的空間線索如何與敘事產生對話;呂佳機則討論不同影片中將故事連結在一起的日常元素,如何能讓我們重新思考「什麼是神秘」的問題。阿樹直面一個有趣卻鮮少人論過的主題:《戀愛症候群》的「愛情」究竟是什麼?蕭鈺則從美國普普藝術領袖安迪·沃荷(Andy Warhol)的前衛電影脈絡討論「睡覺」在《華麗之墓》(Rak ti Khon Kaen, 2015)與《第一束光》(Async – first light, 2017)的意義。最後兩篇文章從「欣賞」與「接收」取徑,將作品生產放回社會脈絡。朱耘廷從政治科學家、歷史學家班乃迪克·安德森(Benedict Anderson)的文章出發,回應安德森的想法並討論阿比查邦作品的感官呈現如何體現「泰國性」內部的衝突。沈怡昕則分析作品背後生產脈絡:在藝術電影與當代藝術合流的趨勢之下,期待影人作品在西方主導的藝術電影潮流中殺出一種亞洲純電影的「酷」、展現政治能量,是否有其侷限?